显示标签为“Country lifestyle 地方乡情”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Country lifestyle 地方乡情”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9年7月17日星期三

Fraser's Hill



Fraser's Hill is named after Louis James Fraser, a Scotsman who prospected for gold in Australia but eventually struck tin here instead in the 1890s. Employing Chinese miners to do the hard work for him and earning his keep by operating mule trains down the mountain, Fraser set up opium and gambling dens to increase his profits, which may have had something to do with his subsequent mysterious disappearance. 

The tin ran out in 1913, but the lush valley within was rediscovered as a colonial hill resort that, thanks to its 1524 m elevation, enjoys considerably cooler temperatures than Kuala Lumpur. By 1922 a road had been cut through the mountains to the valley, which soon sprouted bungalows and even one of Malaya's first golf courses.

Not much has changed since, and Fraser's Hill retains a wonderfully weird mixed-up character, where locals eat curries off banana leaves in a English cottage next to a golf course while the call to prayer sounds from the mosque.

~wikitravel~

2019年2月4日星期一

Go with the special glow at Jenjarom this year

Go with the special glow at Jenjarom this year

Despite its somewhat sleepy town status, Jenjarom new village glows every Chinese New Year with beautiful multi-coloured lights and lanterns.

The highlight of the village is the Fo Guang Shan Dong Zen Temple which is decked in flowers and creative figurines to usher in the Lunar New Year.

Its 2019 Festival of Lights and Peace working committee member Lillian Chang said the theme of the lantern festival this year was based on a couplet bearing auspicious messages written by the Fo Guang Shan monastic order founder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Facets of the theme is positioned under the Fortune Tree which comes with three little pig figurines that represent goodness, diligence and unity,” said Chang.

She said it took six months to plan and carry out the decorations which featured thousands of lanterns, orchid plants and figurines.

“Our volunteers, made up of craftsmen and engineers, designed and made the lanterns and figurines at the temple over the six months,” she said, adding they had also created spinning lanterns placed strategically on the temple ground.

According to Chang, there were also three exhibitions being held simultaneously.

“The first is the calligraphy work by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The other two exhibitions are the Xi Nan Chinese ethnic minority’s embroidery work on their traditional costumes, as well as the Buddhist artwork of scholar Ziwen,” said Chang.

Chang said a big crowd was expected to visit the temple during the event which ends on Feb 19.

The VisitSelangor website noted that Fo Guang Shan Dong Zen Temple was listed as a religious tourist attraction by the Tourism, Arts and Culture way back in 1999.

And in 2003, the temple was given an “Outstanding Scenery Award” by the state tourism authority.

~News courtesy of The Star~

2016年8月16日星期二

雪旅游局与市议会邀玩乐 捉精灵游巴生古蹟

雪旅游局与市议会邀玩乐 捉精灵游巴生古蹟



参与者一边聆听阿里斯(右)讲解,一边刷手机查看周遭是否有精灵出没。

边玩游戏边游古蹟,雪州旅游局与巴生市议会趁“神奇宝贝GO”手机游戏热潮,吸引人潮游巴生古蹟。

随着“神奇宝贝GO”游戏掀起热潮,由雪州旅游局及巴生市议会赞助主办名为“游走‧学习‧玩乐”(Walk.Learn.Play)活动。

上述活动今早9时,在巴生东姑克拉纳路(Jalan Tengku Kelana)的雪兰莪州苏丹纪念馆(白宫)开始,并有6名来自巴生及其他地区的民众前来参与。

据了解,参与者都是通过网络获知上述消息,但今早活动只有6人参与,可能与巴生今早下雨有关。

通过网络获知活动

受访者坦承,平日没什么机会深入了解巴生古蹟,随着当局主办这项活动,让他们有机会以边游古蹟,边玩游戏的方式,加深对巴生的了解。

“当然,我们对于巴生的历史同样充满好奇,正好可更深入了解这片伴随我们成长的城市。”

负责人阿里斯共带领参与者畅游11个历史古蹟,包括雪州苏丹纪念馆、巴生皇家俱乐部、阿南莎皇宫、东姑克拉纳路(小印度)、东姑克拉纳路消拯局等。

在游古蹟的同时,主办单位也为在场者提供一份“神奇宝贝GO”的“补给站”和“道馆”名单,方便大家掌握地方,同时在索取“补给品”时,也认识相关地区。

了解巴生历史

★邱伟亿(34岁,自雇人士)

趁休息游古蹟和玩游戏。

我一周休息一天,所以特地参与这项游古蹟的活动,同时畅玩“神奇宝贝GO”游戏。

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必能加深人们对巴生的了解,尤其是巴生的历史和由来。

藉游戏看古蹟

★陈嘉红(31岁,会计师)

我特地从安邦来参与这次活动。

当我和朋友获知上述活动后,便相约一同参加,目的是希望游走古蹟。

“神奇宝贝GO”游戏自推介后,我便参与至今,但并非长期玩,只是偶尔用来打发时间,此番通过游戏介绍巴生古蹟,我觉得很不错。

~以上新闻转自中国报~

2016年7月11日星期一

游吉胆岛客似云来 脚车不够租.餐饮业兴旺

游吉胆岛客似云来 脚车不够租.餐饮业兴旺



被视为岛上主要代步工具的脚车,在连续假日中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连续假日,吉胆岛脚车供不应求,餐馆人潮络绎不绝。

吉胆岛在21年前是个乏人问津的旅游景点,在各造配合下,如今的吉胆岛已成了闻名的旅游景点。

据悉,国内爱好生态旅游的人士不断增加,也是吉胆岛吸引游客前来的因素之一。

据《中国报》了解,平日周末前往吉胆岛的游客虽然不少,但适逢这个连续假日,到访吉胆岛的游客更到了“破表”的程度。

一些脚车出租业者受访时说,过去的连续假日是游吉胆岛的高峰期,吉胆岛也已经有一段时间未涌现如此多的人潮。

“有时,即使我们准备逾百辆脚踏车,最终还是供不应求。”

据知,脚车租借的对象主要是在吉胆岛过夜的游客,虽然一日游的游客也有租借脚车,但主要还是以前者居多。

另一方面,餐饮业者受访时则透露,连日来的假期,让吉胆岛餐饮业的营业额较一般的周末​​提升了20%至40%。

游客达到高峰
★谢琼利(吉胆岛村长)

近年来,来吉胆岛旅游的游客不断增加,这次连续假日到来的游客更达到另一个高峰。

我原本准备的逾百辆脚车,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相信这与热爱生态旅游人士不断增加有关。

营业额增加40%
★沉铁汉(56岁,餐饮业者)

脚车以租给过夜的游客居多,这连续假期的脚车出租率较平时的周末多,当中以过夜的游客为主。

餐饮业的生意也连带受惠,营业额也较一般的周末​​增加了40%。

用掉千颗鸡蛋
★康明顺(43岁,啦啦煎业者)

营业额较一般周末上涨了30%左右,我从事饮食业以来,首次要用上上千颗鸡蛋,生意因此增加了30%左右。

我相信,这是与连日来的假期有关,而且吉胆岛也成了许多人在国内旅游的其中一个景点。

~以上新闻转自中国报~

2016年7月5日星期二

纯朴风引客来 五条港民宿连假爆满

纯朴风引客来 五条港民宿连假爆满



五条港纯朴渔村风光吸引游客。

五条港纯朴渔村风光引客来,岛上民宿在开斋节假期期间全数爆满,游客量料达上千人。

五条港村长陈水清接受《中国报》访问时指出,相较于吉胆岛,五条港的旅游业起步较慢,目前岛上只有约5间民宿,但没有比较正规的餐馆。

“这已算很好,因为去年我们大概只有2间民宿,今年增至5间,据知,7月6日至9日的民宿房间都已爆满。”

陈水清也是民宿经营者。他指出,由于民宿爆满,目前已退掉约5个旅团的游客订房。

“基本上,在五条港旅游须跟随旅行配套,因为本岛没有正规餐馆,大部分饮食由民宿提供,开斋节期间,很多岛民都出海捕鱼。”

电影取景增知名度

他说,五条港的纯朴渔村风光是吸引大部分游客的原因,让游客卸下城市生活压力,回归大自然生活之余,也可体验渔民的生活作息。

“我们主要使用电船载客,这比较少见,因为电船行驶速度比较慢,旨在让游客看到特有的海上风光。”

此外,陈水清指出,五条港于9月17日至9月20日、10月15日至10月19日及11月14日至11月16日期间,会遇到大涨潮。

“涨潮的时间约是凌晨时分,届时整个五条港如同泡在海水中,是难得的景观,值得体验。”

陈水清说,电影《再见,我爱你》全片在五条港取景,也间接让五条港打响知名度。

“现在我希望可以得到岛民及州政府的大力配合,让五条港旅游业可更上一层楼。”

~以上新闻转自中国报~

2016年5月19日星期四

来适耕庄享美食听音乐‧美丽生活节周末有约

来适耕庄享美食听音乐‧美丽生活节周末有约

第一届“美丽生活节之发现适耕庄”,将于本周末(21及22日)在渔米之乡适耕庄举办,民众别忘了赴约。

届时,各表演单位将站上被黄金稻草围绕的稻田舞台,和民众一起以适耕庄道地佳肴和音乐欢庆丰收的快乐。

这项活动是由偶也文创主办,发现适耕庄联办,星洲日报及星洲电子报为媒体伙伴,GoodMorning 18谷粮荣誉赞助。

“黄昏稻田餐桌&音乐会”
坐稻田餐桌尝佳肴

5月21日,“黄昏稻田餐桌&音乐会”将会在适耕庄A村的稻田区举行,此活动亦获得大马记录大全认证为全马第一个稻田餐桌。黄昏时刻,民众坐在稻田旁,一道道适耕庄道地佳肴如炸飞碟、四宝、泥鳅及金瓜芋泥等将会捧上稻田餐桌,

除此之外,受邀嘉宾也会分享稻田餐桌上食物的故事。一众歌手如蒲公英合唱团、王思涵、云镁鑫、曾国辉、周金亮和张盛德也将踏上稻田舞台,演唱一首首关于生活的歌曲。

“稻.鼓GoodMorning音乐会”
让艺术与大自然融合

5月22日早上7时30分,大马女高音歌手林文荪将会为“稻.鼓GoodMorning音乐会”拉开序幕。大马知名敲击乐团手集团在稻田舞台呈献《一雷惊蛰始,小满遍地黄》为主题的敲击表演,以二十四节令鼓搭配马来民族敲击乐甘美兰,在晨旭中把艺术带进大自然里,和大家一起感受艺术的美丽。

南天宫有停车位
大会安排接驳车载送

参与美丽生活节的民众,可在5月21日当天把轿车停泊在适耕庄南天宫,大会将会安排接驳车载送民众到稻田舞台区。

另外,歌手张盛德和周金亮连同新闻主播陈嘉荣将会带领民众从南天宫进行走村活动到稻田舞台区。

民众受促提早出门

另一方面,大会也安排“挖生蚝”和“制作飞碟卷”生态体验游,让民众在欣赏黄金稻浪之外,还可以感受渔村的风味。

已购票参与美丽生活节的民众,也受促提早出门以避开交通阻塞。另外,民众也可以上到美丽生活节脸书专页查询替代路线。

5月21日(星期六)黄昏稻田餐桌&音乐会
时间:傍晚6时30分至晚上9时
“挖生蚝”生态体验游
时间:早上11时
合作单位:15号生蚝

走村活动
时间:傍晚5时30分
集合地点:南天宫
5月22日(星期日)
稻.鼓GoodMorning音乐会
时间:早上7时30分至早上9时

“制作飞碟卷”生态体验游
时间:下午2时
合作单位:咪咪鱼丸

(星洲日报‧大都会)

2016年5月18日星期三

媲美“天空之镜”之称的大马“神秘海岛”

媲美“天空之镜”之称的大马“神秘海岛”,只在初一十五才出现?!



雪州的沙沙兰外海出现一个景色可媲美南美洲国家玻利维亚“天空之镜”之称的乌尤尼盐湖(Uyuni Salt Flat)的“神秘海岛”!

据悉,距离沙沙兰只有半小时船程的“神秘海岛”只有在逢农历初一和十五,尤其海水退潮时才会出现和让人登上岛;每次只“出现”一至两天。由于目前还没有太多人知道​​它的存在,因此,目前仍保留最完整自然的纯朴景色。

尽管“神秘海岛”被誉为可媲美乌尤尼盐湖,但要在该湖看到“海连天,天连海”景象还需大自然的配合,而“神秘海岛”则是只要一浮现,就出现让人赞叹的的景象。

1个多小时绕不完

据悉,当沙沙兰渔民发现“神秘海岛”上,曾环绕海岛,惟用上1个多小时还无法绕一圈,发现这个海岛大得有点惊人。

瓜雪县议员林耀明说,“神秘海岛”空无一物,只有丰富的生态,而各种贝类也随着海岛浮现而重见天日。

“在航海途中,你会发现鸟比渔船还多,而且种类繁多;白鹭、秃鹳、夜莺、海鸥等,在天空翱翔,有的在海上觅食。”

“由于毫无东西遮盖,欲前往“神秘海岛”者必须先做好防晒或携带雨伞​​,避免晒伤,而且在岛上也只能逗留约一小时就可以离开了。”
岛上有渔民作业,撒渔网捕鱼。 (图:星洲日报)
蓝天白云的倒影就在脚下,让人对美景赞叹不已。 (图:星洲日报)

浅滩有100足球场般大

不说不知道,也有人将“神秘海岛”称之为“海中浅滩”,而且这个浅滩有约100个​​足球场般大,站在浅滩上,只有一望无际的天空和大海,以及整片的沙滩和丰富的生态。

站在退潮后的浅滩,除了可欣赏海滨风景外,也可观察浅滩上的生态,而且,潮间带的冒出的小生物,除了常见的贝类,海蜗牛、水母、螃蟹等等随处可见。
当神秘海岛“浮现”后,各种贝类也随之“重见天日”,包括一些稀有贝类。 (图:星洲日报)
踏在浅滩上,一望无际的景色全映入眼帘,景色美不胜收。 (图:星洲日报)
前往两个海岛的旅途,可看见各种湿地鸟类。 (图:星洲日报)
林耀明:探讨发展成景点

瓜雪县议员林耀明从沙沙兰渔民口中获悉此岛后,特在日前带领适耕庄区州议员黄瑞林、瓜雪县议会主席诺莱妮及一众县议员到岛上一探究竟,也希望瓜雪县议会或黄瑞林能支持和提供良计,以将“神秘海岛”发展成为瓜雪的一个旅游景点。

他向记者披露,目前当局探讨将“神秘海岛”和附近的天鹅岛(Pulau Angsa)列入瓜雪的旅游景点内,可是,要真正去推行或带动这个景点,不是纸上谈兵般容易,必须要有渔民的支持。

他说,天鹅岛面积不大,全岛只有两、三名渔民居住;传闻之前有前雪州苏丹的别墅,后来别墅烧毁后,曾有大财团计划在该岛设立度假旅馆,不过后来因资金不足而不了了之。

“天鹅岛上还有一座灯塔,如今也开放灯塔让旅客上去,将一望无际的的海景尽收眼底。”

他说,这里也是钓鱼爱好者的天堂,通常他们会向沙沙兰的渔民租船或快艇出海捕鱼,偶尔海会在岛上待好几天,享受悠闲的钓鱼乐趣。

他表示,当局若把这两个海岛都列入旅游景点,将使瓜雪县的旅游配套更为扎实。
游了海岛再游渔村

林耀明建议游客到了瓜雪后,可在上午从沙沙兰渔村码头前往“神秘海岛”和天鹅岛。

他补充,除了上述两个地点,沿岸还有丰富的红树林和海鸟观看,大约下午就可回到沙沙兰。

“之​​后,旅客也可以到沙沙兰艺术馆走一圈,如州政府今年有多余预算,就可拨款推行这项艺术馆工程,内会有画作和雕像。”

他说,旅客过后也可参观当地的一家草药农庄,享受草药桑拿,傍晚再前往甘榜关丹关丹看萤火虫,然后到巴西不南邦享用海鲜,最后在瓜雪或适耕庄留宿。

他指出,瓜雪县议会主席诺莱妮对这些景点能协助推广当地旅游业感到高兴,并指县议会非常支持这项建议。

他认为,身为当地县议员,在协助推广旅游业责无旁贷,尤其一旦旅游业成熟,一定能带旺当地的经济活动,利惠居民。

他也说,沙沙兰村长李奋兴在上任后,也很努力地与大家配合,一起推动这个所谓的生态旅行,让沙沙兰这个小镇变得更棒!
天鹅岛面积不大,旅客可到灯塔上观赏海景。 (图:星洲日报)

黄瑞林:把适耕庄沙白连成一线

黄瑞林认为,一旦瓜雪有了旅游配套,将与适耕庄和沙白的景点连成一线,届时,游客无论到适耕庄或瓜雪,都可在北滨海区逗留更长的时间,促进当地的旅游业。

他除了支持林耀明的建议,也将协助县议会推广,让“神秘海岛”成为当地的一个旅游景点。

“有关海岛(浅滩)非常有特色,海滩上拥有许多的生物,而且海上还有渔船或货船经过,整个景色都非常宜人。”
参与考察团的黄瑞林(左四起)及诺莱妮等人以天鹅岛做为背景,在岛上合影。左一为林耀明。 (图:星洲日报)
淳朴的沙沙兰渔村外海有一座景色可媲美南美洲国家玻利维亚乌尤尼盐湖的“神秘海岛”,只需半小时的船程,即可抵达目的地。 (图:星洲日报)
神秘海岛上拥有丰富的生态,尤其贝类。 (图:星洲日报)

2016年4月9日星期六

沙沙兰推广生态旅游

避免人口外流 加强淳朴特色 沙沙兰推广生态旅游



位于沙沙兰不远处的“黑沙滩”景观独特。

为了避免人口外流情况加剧,瓜雪县议会协同各单位全面打造沙沙兰【Sasaran】生态旅游及艺术氛围,加强小乡镇淳朴特色,务必让沙沙兰从平实中崛起!

 领养沙沙兰的瓜雪县议员林耀明受访时指出,沙沙兰是个小乡镇,目前有3000多人口,但因乡镇发展有限,工作机会不多,以致人口外流情况越来越严重。

 “这是我们一直正视的问题,现今的沙沙兰一般都是自雇者或从事渔业者居多,其余均是外来者,土生土长的村民已出去大城市发展。”

 他说,为了避免乡镇人口外流情况越来越严重,瓜雪县议会及雪州政府近几年积极寻找蕴藏在乡镇内的发展潜能,让沙沙兰人口回流。

 “经过我们多番考察,认为艺术及生态旅游是最能让沙沙兰发扬光大,因此这几年均在这两方面不断努力。”

他指出,目前,沙沙兰最广为人知就是艺术,傻傻然艺术协会自2008年起,每3年举行一次大型国际艺术节,至今已举办3届,获许多海内外艺术家热烈响应,足以看出沙沙兰具有潜能发展为艺术展示区。 ”

将兴建艺术公园

 他说,在此优渥条件下,雪州行政议员欧阳捍华去年允诺会在沙沙兰兴建全雪州第一个艺术公园,让沙沙兰的艺术氛围越加浓厚。

 “瓜雪县议会也议决拨出1.3亩的地段供兴建艺术公园,现在有关的计划还在进行中,我相信落实后,就可全面为沙沙兰注入更多艺术元素。”

 他指出,现在沙沙兰内共有9个壁画及各种装置艺术,是热爱艺术人士流连的好去处。

林耀明:需各单位配合

林耀明指出,要全面推广沙沙兰的生态旅游,需要各单位配合,包括雪州旅游局及村民合作。

 “现在沙沙兰的生态旅游还在萌芽阶段,大部分人都是半日游,而且没有民宿,十分不方便。”

 他说,该区基建也是问题,沙沙兰目前还未​​有设备完善的码头投入服务,只有2艘渔船前往“黑沙滩”,且只能承载7至10人。

 “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希望中央政府旅游部可跟雪州政府、瓜雪县议会合作,提供更多发展资金。”

 他强调,唯有不断发展,才能发掘更多就业机会,让沙沙兰人口回流。

神秘沙滩1个月出现6次

林耀明指出,生态旅游方面,有渔民发现位于沙沙兰不远处有个隐藏性的神秘沙滩,景色优美、贝壳类繁多,是热爱生态旅游者的好去处。

“这沙滩如200个足球场般大,约1个月只会出现6次,即农历十四、十五、十六及农历三十、初一、初二,这段期间适逢海水退潮,才会看到沙滩。”

 他说,这沙滩现在还未有正式名字,一般渔民会称之为“黑沙滩”或“踏浪沙滩”。

 “一般人不会发现这景点,因为大渔船不能抵达沙滩,只能乘搭小快艇、舢板,然后在搁浅处上岸。”

摄影及生态旅游好去处

 他说,有关沙滩还未受污染,很天然独特,海连天、天连地的景色,搭配着丰富的海产资源及海鸟觅食的景观,绝对是热爱摄影及生态旅游发烧友的好去处。

 为了进一步推广沙沙兰生态旅游,林耀明盛邀适耕庄州议员黄瑞林及瓜雪县议会主席诺莱妮协同县议员一起前往“黑沙滩”进行考察。

 林耀明说,生态旅游来说,相信黄瑞林是当中的翘楚,他成功将适耕庄打造成全雪州数一数二的生态旅游区,所以找黄瑞林前往考察再适合不过。

 他指出,黄瑞林也对有关沙滩的独特景点深表赞叹,提醒不可破坏该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

~转自中国报~

2015年7月22日星期三

游客涌入带动各业 适耕庄商机处处

适耕庄旅游多姿彩(上):游客涌入带动各业 适耕庄商机处处



2008年后, 适耕庄旅游业蓬勃发展。

适耕庄(Sekinchan)让人想到的,首先就是那一望无际的稻田,还有可口的海鲜,再来就是纯朴的风土人情。顾名思义,这个被喻为“鱼米之乡”的地方,在大家眼中就是一个不折不扣,既适合种稻,鱼产也丰富的好村庄。

适耕庄的成立,可追溯到1953年代马共出没的时期,当时马来亚进入紧急状态,英国殖民地政府为了取缔共产党,强制村民聚居生活,把这个沿海的种稻区慢慢形成了现有的垦殖A、B、C村和海口渔村。

近年来,随着当地旅游业蓬勃发展,适耕庄的名气愈是响当当,吸引不少国内外游客到访,尤其是想享受悠哉闲哉短途旅游者,适耕庄几乎都在选择名单内。

这个蜕变中的海口渔村,在该区州议员兼适耕庄旅游发展协会主席黄瑞林和理事、居民们的推动和努力打造下,商机处处。

得天独厚的适耕庄,近年崛起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旅游区,带动社区发展之余,处处商机让逾80%各行业业者从中受惠,也一并提高当地居民收入。

尤其经一番广泛宣传后,当地更是名声大噪,加上因为消费税的“效应”,以致许多国人选择本地旅游,游客蜂拥而入。

适耕庄区州议员兼适耕庄旅游发展协会主席黄瑞林说,单是在5月初的劳动节及卫塞节一连数天的黄金旅游周,就有逾万人涌入,粗略估计一天有300万令吉经济效益,显见旅游能带动社区的经济发展。

他接受《南洋商报》记者访问时说,旅游业蓬勃发展后,适耕庄的酒店、餐馆、土产店等如雨后春笋般林立,制造了商机,也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

旅游业带动经济起飞

他以周末或假日为例,不少从事食品或餐饮的业者接应不暇,有的食品如虾饼、椰子、鸡蛋糕等,甚至卖到断市,生意可说好得不得了。

他强调,各行业生意好,受惠的却不仅是商家,也连带居民有更多机会的赚取外快,甚至找到创业机会。

“好比学生能到餐馆当招待员或当导游及翻译员,一些妇女可替酒店洗床单毛巾、打扫,甚至有居民家园种植的蔬菜都可提供给餐饮业,这么一来,让中下收入者有额外赚钱机会。”

他也说,当居民赚到了钱,自然出手阔绰,提高市场买气,进而让没有直接参与旅游业的业者得利,社区的经济便会起飞。

“所以说,有的居民认为他们并没有直接参与旅游或商业活动,无从受惠,但事实上,大家同心协力发展区内旅游业,人人都可从中受惠。”

年轻游子回流充满活力

适耕庄因旅游业而蜕变,商机无处不在,吸引不少年轻人回流继承家业,甚至自行开创生意,在经济市场上分一杯羹。

黄瑞林说,以往区内并没有“像样”的酒店,顶多只有两家旅馆,但目前区内有7间酒店,还有超过50间民宿。

他也说,由于区内土地见少买少,酒店建设受限,而且都会向上发展,也因此民宿日渐建立起来,一些以往丢空多时的房屋被翻新,让业主从中获利。

他说,从事酒店或民宿的业者,有的是外资,有的则是离乡背井多年的游子,他们看准了商机回流家乡做生意,令适耕庄重现年轻人的踪迹。

“以往我们都担心适耕庄居民外流,人口老化,但是现在不同了,很多年轻人回流,也有人愿意留在这里发展,让适耕庄变得充满活力。”

他说,年轻人有的是魄力,加上有创意的新点子,相信能为适耕庄更添特色,让游客百游不厌。

红毛港脚踏车店业者●胡朝明(48岁):3年增9家脚车店

我在3年前开设脚车店,当时区内只有两家脚车店,但目前已有11家,对商家而言非常竞争,但同时显见,区内旅游业发展,带动了商机。

这属良性竞争,业者们各有各做,务求尽量达到游客的需求。

在假日的高峰期,店里出租的脚车可达100辆,也曾出现接应不暇及脚车不够,游客因此“抢”脚车。

无论如何,我们希望到来的游客都能尽情享受假日;我希望政府当局能建设脚车道,让游客能更安全行驶。

阿嫲的家业者●魏爱芳(36岁):良性竞争才有进步

适耕庄近5年有很大改变,商机增加了虽对商家而言竞争大,但有竞争才有进步,最重要大家有共识要办得更好。

游客涌入无疑会制造垃圾,甚至有者在把稻折断,这都需要教育与觉醒。

假期时区内会塞车,不过据说会逐步落实单向道,希望能纾缓问题。

区内旅游业蓬勃发展不仅是商家获利,连居民也有更多机会增加收入,包括我会请一些学生替我顾店,所以我认为旅游发展是双赢的。

~南洋商报~

2015年1月12日星期一

适耕庄 鸟语花香

适耕庄 鸟语花香

适耕庄SEKINCHAN - 除了稻田,海鲜,渔港,沙滩。 还有比较少人问津的“鸟类”。
基本上,鸟类分为本地鸟LOCAL RESIDENT季候鸟WINTERING BIRD

也因为地理因素,适耕庄的海岸和田芭每年11月至第二年的3月成为季候鸟的避寒胜地。
本贴所放的照片,都是在适耕庄或附近(如瓜雪,沙沙兰,丹绒加弄,大港)拍摄的。
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 “适耕庄鸟类“的同时,也希望到此一游的朋友们,大家一起来爱护这片美丽的适耕庄。

White-throated kingfisher白胸翡翠
也叫白喉翡翠,是一种分布在亚洲南部和西部的翡翠。捕食于旷野、河流、池塘及海边。
 
White-throated Kingfisher.jpg

Black-shouldered Kite黑肩鸢
 
是一种中型猛禽,外表很酷,具有高超的飞行和滑翔能力,振翅空中悬停的绝技更是鹰科中独一无二。
 
Black-shouldered Kite 黑肩鳶

Lesser Coucal小鸦鹃
 
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开阔鲍山脚平原地带的灌丛、草丛、果园和次生林中。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性机智而隐蔽,稍有惊动,立即奔入稠茂的灌木丛或草丛中。
 
Lesser Coucal小鸦鹃

Pacific Swallow 洋燕
 
生活于岛屿或山脚坡地、草坪、也围绕树林附近有轮廓的平房、高大建筑物、工厂飞翔、栖在空旷地区的树上以及喜栖在无叶的枝条或枯枝。通常出现于平地至低海拔之空中或电线上。
 
Pacific Swallow 洋燕.jpg

Blue-tailed Bee-eater 栗喉蜂虎
 
飞行技术高超,能在空中做出急速飞行、滑翔、悬停、急速回转和仰俯等高难度动作。见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开阔生境。结群聚于开阔地捕食。栖于裸露树枝或电线,懒散地迂回滑翔寻食昆虫。
Blue-tailed Bee-eater 栗喉蜂虎.jpg

Asian Koel (Female)
 
噪鹃一般活动于居民点附近树木茂盛的地方、从山地的大森林至丘陵以及村边的疏林都有踪迹。夏季在市区的大型公园及树木生长的开阔地方都可以听到其叫声。以果实、种子和昆虫为食物。
 
Asian Koel (Female) 噪鹃.jpg


Brown Shrike 红尾伯劳
一般生活于温湿地带森林鸟类、常见于平原、丘陵至低山区,多筑巢于林缘、开阔地附近。
 
Brown Shrike 红尾伯劳.jpg


White-breasted Woodswallow白胸燕鵙 
 
喙坚实而裂宽,舌尖刷状。喧闹而好斗,在旷野的半空中捕食昆虫,栖息时身体紧紧相依。
 
White-breasted Woodswallow 白胸燕鵙


Rhinoceros Hornbill 馬來犀鳥
 
成鳥長110-127厘米,重2-3公斤。馬來犀鳥的壽命可以達35歲。它們只棲息在雨林的最高處。馬來犀鳥十分重視示愛,雄鳥必須先得到雌鳥的信任才會交配、生蛋、孵蛋及育幼。它們會將鳥蛋藏在樹幹內,雌鳥會一同留在內,而雄鳥則會覓食。雌鳥生蛋後,雄鳥會搜集泥土,雙親一同用泥、食物及糞便封起樹穴的入口。它們只會留有非常細小的洞,只足以讓雄鳥餵食。當雛鳥長大後,雌鳥及雄鳥會喙開乾泥,讓幼鳥出來。它們主要吃果實、昆蟲、細小的蜥蜴、蛇、齧齒目及較細小的鳥類。
 
Rhinoceros Hornbill 馬來犀鳥


Common Snipe 扇尾沙锥季候鸟
 
常单独或成3~5只的小群活动。迁徙期间有时也集成40多只的大群。多在晚上和黎明与黄昏时候活动,白天多隐藏在植物丛中。在干扰小而又有隐蔽的地方,有时白天也活动。当有干扰时,常就地蹲下不动,或疾速跑至附近草丛中隐蔽。
 
Common Snipe 扇尾沙锥


Black-headed Munia 黑頭文鳥
通常成群出現在平地到低海拔的草叢、農耕地區。有時會和斑文鳥、麻雀等雀鳥群雜居。
 
Black-headed Munia 黑頭文鳥


Black Drongo 黑卷尾

栖息活动于开阔地区,繁殖期有非常强的领域行为,性凶猛,非繁殖期喜结群打斗。主要取食昆虫。平时栖息在山麓或沿溪的树顶上,在开阔地常落在电线上。


Black Drongo 黑卷尾


Dollar Bird 三宝鸟
季候鸟

分布于西伯利亚东部,中国东北、华北、华中、东北亚以及喜马拉雅地方。冬季南迁至华南、东南亚和印度等地避寒。


常单独或成对栖息于山地或平原林中,也喜欢在林区边缘空旷处或林区里的开垦地上活动,早、晚活动频繁。天气较热时,常栖息在密林中的乔木上,或在较开阔处的大树梢处。

 
Dollar Bird 三宝鸟

Scaly-breasted Munia 斑文鳥


通常成群出現在平地到低海拔的草叢、農耕地區。牠們常會被捕捉當作宗教儀式裡的放生鳥。但是如此一來一往的不當捕捉及放生不但會傷害斑文鳥的生命,甚至會對當地生態造成影響。


Scaly-breasted Munia (M) 斑文鳥


White-rumped Munia 白腰文鳥


 成群出現於海岸濕地、平地到低海拔的草叢中,多见于农作区及山脚地带、也见于小溪、池塘边、庭院内的灌木丛或竹林间。

White-rumped Munia 白腰文鳥


White-Breasted Waterhen 白腹秧雞


繁殖棲息於沼澤、池塘、溝渠和河岸。主要吃昆蟲、小魚和種子。許多秧雞科鳥類習性是相當隱密的,但白腹秧雞則常大方出現,在清晨和黃昏時會發生"苦啊苦啊"大叫聲,變得非常吵。


White-Breasted Waterhen 白腹秧雞

Common Moorhen 黑水鸡


栖息于淡水湿地、沼泽、湖泊、水库和水稻田中,多成对活动,以水草,小鱼虾,水生昆虫等为食。喜欢有树木或挺水植物遮蔽的水域,不喜欢很开阔的场所。

Common Moorhen 黑水鸡

Watercock 董鸡

雄鸟头顶有像鸡冠样的红色额甲。栖息于芦苇沼泽,灌水的稻田或甘蔗田,湖边草丛和多水草的沟渠。多在晨昏活动,阴天时可整天活动。


Watercock 董鸡

Oriental Pratincole 普通燕鸻  季候鸟

形态优雅,以小群至大群活动,性喧闹。与其他涉禽混群,栖于开阔地、沼泽地及稻田。善走,头不停点动。飞行优雅似燕,于空中捕捉昆虫。

Oriental Pratincole 普通燕鸻

Common Sandpiper 矶鹬季候鸟


栖息地从沿海滩涂和沙洲至海拔1500米的山地稻田及溪流、河流两岸。行走时头不停地点动,并具两翼僵直滑翔的特殊姿势。冬季南飞至非洲、印度次大陆、东南亚并远至澳大利亚。


Common Sandpiper 矶鹬


Wood Sandpiper 林鹬季候鸟

 
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迁徙期也集成大群。常出入于水边浅滩和沙石地上。活动时常沿水边边走边觅食,时而在水边疾走,时而站立于水边不动,或缓步边觅食边前进。性胆怯而机警。遇到危险立即起飞,边飞边叫。


Wood Sandpiper 林鹬


Whiskered Tern 须浮鸥季候鸟


栖息于开阔平原湖泊、水库、河口、海岸和附近沼泽地带。有时也出现于大湖泊与河流附近的小水渠、水塘和农田地上空。主要以小鱼、虾、水生昆虫等水生脊椎和无脊椎动物为食。


Whiskered Tern 须浮鸥

~转载自佳礼论坛~

2014年11月10日星期一

Pulau Ketam 体验渔村生活一日游

Pulau Ketam 体验渔村生活一日游

到了码头,来回的票一个人RM14,快艇里还有冷气叻,不错,是舒服的,也没有味道!

SAM_0825_副本.jpg

SAM_0828_副本.jpg


SAM_0837_副本.jpg

船外的景色。。。

SAM_0838_副本.jpg

半个小时就到ketam岛了~

SAM_0842_副本.jpg
都是高脚屋~~呵呵


SAM_0846_副本.jpg

SAM_0848_副本.jpg

SAM_0849_副本.jpg
渔村里条条都是酱的路~~只有脚车,motor才能行走咯~

SAM_0867_副本.jpg
这个是最经典的哦。。。晒咸鱼!!哈哈

SAM_0868_副本.jpg

SAM_0871_副本.jpg
这是当地的庙,也只有一间。。。

SAM_0880_副本.jpg
说真的本人就觉得这里的海鲜的确新鲜。。。只是价钱都拉高了,因为游客,这样的一餐,两个人吃了RM72。。。
 
SAM_0884_副本.jpg

SAM_0903_副本.jpg

SAM_0852_副本.jpg

~转载自佳礼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