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8日星期二

百年茨厂街:茨厂街小市井变文化熔炉

百年茨厂街:茨厂街小市井变文化熔炉



价廉物美为招牌的茨厂街是游客最爱。

18世纪初叶,锡矿的开展吸引了当时中国的华人南下,掀开巴生谷锡矿发展的序幕,接着来到巴生河与鹅麦河的交汇处上岸,当年矿工上岸的地方,便是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惹密回教堂(Masjid Jamek)。

十八世纪的吉隆坡是个荒芜之地,靠着矿工的到来和开发,英国殖民以及吉隆坡第三任甲必丹叶亚来所带来的建设,茨厂街被逐渐琢磨成一块宝玉。

“茨厂”源自木薯厂

茨厂街也是目前吉隆坡少数中文与马来文名字互不协调的街名,其起因在于叶亚来在该路设立木薯厂,因此得以“茨厂”之名;而马来文的Jalan Petaling则是因为茨厂街位于八打灵山范围内,因而得此马来名。

叶亚来带着矿工以锡矿起家,将满目疮痍的吉隆坡发展起来,茨厂街从原始的亚答屋到后来因水患、火灾数度摧毁后也逐渐转为砖瓦屋,混入英殖民色彩以及南洋风格的楼房和商店,是茨厂街的建筑特色。

当年初步抵达的矿工多以广东籍为主,让茨厂街形成了一如“小香港”的社区,接着移民潮和矿业的带动,茨厂街林立了广东人特有的茶楼、五金店、杂货、木屐店;而妓寮、烟馆、赌场、剧社也不可或缺;妈姐、矿工的身影更是50年代最能带出茨厂街市井气息的一幅人物相。

街坊搬离 华人气息犹在

茨厂街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带着浓厚粤式文化的酒楼、歌伶,当时烟馆和妓寮在90年代之前还属于合法,广东人当道的茨厂街,也因为其他籍贯如客家人、福建人的涌入,而呈现了多元的盛况。

经营至少三代人的老店已不复当年盛况,许多老街坊也逐渐搬离,但是茨厂街的华人基地气息从没有淡化。

无论是外国游客或者国内游子,来到吉隆坡都曾经停驻在茨厂街寻觅最熟悉的回忆。

百龄芳华渐逝

茨厂街在后期因原有排水和基建跟不上吉隆坡的城市化发展,衍生各种社会问题,逐渐被人称为“三教九流、龙蛇混杂”之地,但它的存在仍宣告着华社先贤当年的一步一脚印。

征地风波再掀关注

如今回望逾百年历史的茨厂街,彷如气息虚弱的老人;当年充斥在茨厂街内为挣一口饭吃的工人、各行各业的老板、员工所组成的蓬勃生命力都像是逝去的年华。

若不是苏丹街因捷运工程而爆发的征地风波,或许,华社不会再度省思,我们到底遗忘了多少这个社区曾有过的明媚风光。外劳充斥的茨厂街,又是否显示出他们在踏着华社先辈的足印?

茨厂街百年来的面貌转变,就是最好的说明。

~以上新闻转载自南洋商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