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0日星期四

茨厂街:传承祖业继往开来 百年老店关键时刻

百年茨厂街系列2:传承祖业继往开来 百年老店关键时刻



早期的茨厂街早市,老街坊、小贩及民众汇集,人声鼎沸,街头至街尾皆车水马龙,繁华热闹不在话下,惟此情此景后人只能缅怀,聊以寄情。

先贤百年前从中国漂洋过海到此谋生,留下的祖传生意传至第三或四代后,时过境迁,初时的街景及样貌只能睹物思人。

尤其随着人口迁移及异国风情及文化的注入,留守百年茨厂街的祖传生意举起5根手指皆数完,仍留守原地至今50余年的业主,即使面对文化冲击,也只能跨大步、昂首向前。

这些业者为了不让祖业失传,甚至愿意与时并进,接受改革及变化的挑战。

时间使事物面目全非

《南洋商报》记者适逢茨厂街欢庆百年庆典,走一趟历史悠久及文化气息浓厚的茨厂街,回味及回首该街当年繁华的岁月,并与开业50年至今的业主畅谈一番。

业者坦承若不大胆改变祖业营运方式,遭淘汰是必然的事,为了让脚步走得更远,必须大胆创新。不过,让业者感慨的是,原来时间的冲击可使事物面目全非,蓦然回首那已是一甲子光年,不禁发现本身在捍卫祖业过程中已牺牲不少。

业者说,茨厂街仍保有的老店,大部分皆由上一代或两代人从中国千里迢迢到陌生国度求生时所设,这是祖先们辛苦建立的事业根基。

改革亦要保持原貌

刚开埠的茨厂街,随着商业中心聚集、地区人口亦逐渐稠密,顿时成为繁荣城市的象征及地标,也成为该年代的佳话。

业者指出,虽本身获传承祖业,但背起家业的责任更重大,要改革之余亦要保持不变的风貌,甚至原有的生意原则,这是很关键的部分。

接管家业至今多为第二及第三代传人,随着时光流失也让他们步入晚年的人生,对于新生代接手祖业,却持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业者说,现今年轻人的兴趣不在接管祖业,只想闯荡充满刺激及新鲜的社会,以便从中体会不同的人生层次,至于新一代接班人即不强求,一切随遇而安,自然会有延续的方法。

部分面貌仍获保存 店铺多次装修失风味

茨厂街的老店铺经几代人接手,为迎接时代的改变,店铺也多次装修及装潢,虽已失去原有的风味,但部分的面貌仍获保存,以供下一代人缅怀。

业者指出,时代的进步、孩子追求的事物也别于从前,他们欲追求新时代的新鲜及刺激,至于是否有兴趣接手祖业就由孩子决定。

虽茨厂街经有数十载历史,无人延续深感惋惜,只能感慨时间将历史足迹磨灭得无影无踪,而且留下也只有岁月的回忆。

仍留守茨厂街的老店仅剩数家,老店面貌也已“面目全非”,即使老街坊及老业主已挥别从前,但对先贤开埠的茨厂街无法遗忘。

古早味不乏知音人———凤凰饼家第四代业者●陈汝顺

我的曾祖父1909年先在中国广东制饼,后来因中国战乱便随同祖父到马来西亚谋生,便在茨厂街落地生根,爷爷去世后,父亲便担起重任,当时只在茨厂街商店前走廊摆设摊位。

经祖父把棒子交给父亲后,生意随即扩展,之后父亲在1946年将生意搬入现在店铺至今,目前父亲是半退休状态,就由我挑起这担子。

随着时代的变迁,店铺需要创新的改革,店面及产品的设计也变化不少,不过饼家传统风味依然保存,因现代仍有人寻找传统风味的礼饼。

历史足迹具有价值,但往往却遭时代的变化而磨灭,也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我们依然保存这份情怀,让后人回顾。

中西药合并经营———建发中药行第二代业者●吴子日

我的父亲是中药行的创办人,1942年起经营药材生意,因当时茨厂街华人口多,也很需要炖煮药材养身体,甚至餐馆的需求量也多。

当时年纪轻轻的我也在父亲的店帮忙,或多或少也认识一些药材,不过年轻时我是就读药剂系,所以较专注在西药。

自父亲去世后便接手有关生意,便将药材店改革,合并买卖中西药,也有中医及针灸服务。中医的未来前景可发展,惟药材却难经营,因现在会抓药的人不多,加上很多中药以配方处理,所以懂得中药及入口的已不多。

孩子愿接管祖业——建源茶行第二代业者●许金龙

此茶行由父亲在1945年创立,当时我意不在开茶行,只想设立一间“茶水室”,让茨厂街一带的街访及朋友凝聚一起、互相联谊并提供他们消遣空间。

当时父亲也只是租用店铺的空间做服务性质生意,没想到生意却日益扩大,慢慢转变为茶行,除买卖茶叶之余,还提供大家品茶聊天的空间。

从父亲年代接手至今,已有20多年期间也已有不少改革,只为跟进时代步伐而改变,不过一些原有的设计风貌仍保存。

我的孩子也愿意接管这门祖业,至于未来如何,就看日后的造化。

~以上新闻转载自南洋商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